歡迎訪問·2026年6月份(上海)國際食品加工與包裝機械展·官網
時間:2025-07-25 17:55:57
來源:展會無憂 m.tumbljack.com
2026年6月份(上海)國際食品加工與包裝機械展 展會核心定位與行業價值
作為亞太地區覆蓋食品加工與包裝全產業鏈的展會,2026年展會將延續“數智智造,工業向新”主題,聚焦智能化、綠色化、個性化三大轉型方向。其核心在:
技術引領性:整合全球前沿技術,如AI驅動的柔性生產線、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應用、智能倉儲物流系統等,為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范本。
產業鏈協同性:覆蓋從原料處理、加工制造到終端包裝的全環節,促進上下游企業深度對接(如發酵設備與食品加工企業的技術聯動)。
國際資源匯聚:吸引意大利、德國、日本等國際展團及AZO、安立等全球參展,搭建跨境技術合作與貿易平臺。
2026年展會亮點預測(基于行業趨勢與歷史數據)
參展咨詢:159-2101-7081 周瑩
數智化解決方案升級
AI+包裝生產:預計將展示基于機器視覺的智能質檢系統、自適應包裝線(可根據訂單量動態調整產能),以及數字孿生技術在包裝產線優化中的應用。
工業機器人普及:協作機器人(Cobot)在包裝碼垛、分揀環節的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,降低人力成本30%以上。
綠色包裝技術突破
單一材質包裝:針對循環經濟需求,展出可回收率超90%的單一基材軟包裝(如全PE結構飲料袋),替代傳統復合材料。
生物基材料創新:推出以玉米淀粉、藻類提取物為原料的可降解薄膜,耐溫性提升至120℃,滿足熱灌裝食品包裝需求。
個性化定制能力強化
小批量柔性生產:通過模塊化包裝設備(如可快速換型的灌裝機、貼標機),支持企業承接“小單快反”訂單,縮短交貨周期至7天內。
3D打印包裝應用:展示定制化禮盒、異形瓶的3D打印技術,降低打樣成本50%以上。
發酵產業技術深化
智能發酵系統:集成物聯網傳感器的全自動發酵罐,可實時監測pH值、溶氧量等參數,提升發酵效率20%。
副產物高值化:展出利用發酵殘渣生產膳食纖維、有機肥的技術,推動產業閉環。
參展建議與行動指南
目標企業類型
食品/飲料企業:重點考察智能化包裝線(如無菌灌裝、高速貼標)、綠色包裝材料,以降低綜合成本。
包裝設備制造商:關注工業機器人、AI視覺檢測等上游技術,提升產品競爭力。
品牌方:探索3D打印包裝、智能防偽標簽等創新形式,增強品牌差異化。
高效觀展策略
提前預約:通過官網鎖定目標展商(如安立、川崎機器人),預約現場技術演示。
聚焦專區:優先參觀“發酵技術專區”“綠色包裝材料館”等核心展區,獲取行業前沿動態。
參與活動:參加“AI+包裝創新研討會”“包裝設計大賽頒獎禮”,拓展人脈與資源。
風險規避提示
技術適配性:避免盲目追求高端設備,需結合自身產能規模、預算評估投資回報率。
合規性審查:對生物基材料、可降解包裝的認證標準(如OK Compost、DIN CERTCO)進行核實,確保符合目標市場法規。
行業趨勢支撐數據
市場規模:2024年全球食品包裝機械市場規模達420億美元,預計2026年CAGR(復合增長率)為5.8%,智能化設備占比超60%。
政策驅動:中國“雙碳”目標推動綠色包裝需求,2025年可降解材料市場規模將突破500億元。
技術滲透率:工業機器人在包裝環節的應用率從2020年的15%提升至2025年的35%,AI質檢系統覆蓋率達28%。
總結
2026年上海國際食品加工與包裝機械展將成為企業技術升級、綠色轉型的關鍵平臺。參展者需以“數智化+綠色化”為核心,結合自身需求對接資源,同時關注發酵技術、個性化定制等細分領域創新,以搶占市場先機。
?